近日,中宏网发布了辽宁大学杨志安教授的文章,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更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就业市场既面临传统行业转型带来的岗位调整,也迎来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等新领域催生的就业机会,结构性就业矛盾仍需持续破解。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激励企业扩岗吸纳就业、做好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等7个方面提出19条政策举措,释放诸多积极信号。这些政策既立足当下纾困解难,又着眼长远夯实根基,通过精准发力、协同施策,有力提高求职者就业预期,全力稳定就业大局,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夯实企业稳岗根基,筑牢就业基本盘。企业是就业的主要载体,企业稳则就业稳。《通知》围绕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推出多项务实举措,旨在为企业减负松绑,帮助其顶住压力、稳住队伍。一是通过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深化政银合作并优化业务流程,让更多企业能便捷获得资金支持,缓解经营压力。二是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根据企业规模实施差异化调整,让企业在承担社保责任的同时获得更多政策回馈,增强稳岗底气。三是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为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提供缓冲空间,避免因短期压力而减员裁员。
激发企业扩岗活力,拓宽就业吸纳渠道。在稳定现有岗位的基础上,鼓励企业提高就业吸纳能力,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通知》从激励企业扩岗入手,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对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给予补贴,既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又引导企业向重点群体倾斜。二是加力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针对吸纳青年就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给予支持,精准对接青年就业需求。三是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通过谋划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等领域中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在工程建设与管护中挖掘岗位,吸纳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在缓解就业问题的同时,既推动项目实施,又提升劳动技能。
强化技能培训赋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直接影响就业质量和稳定性。《通知》将技能培训作为提升就业能力的核心抓手。一是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既帮助企业稳定职工队伍,又通过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实现企业与劳动者的共赢。二是加大重点群体培训力度,结合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提供家政托育、新兴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针对性培训,助力劳动者技能提升与产业发展相协同。三是鼓励技工院校招收失业青年、农民工,开设急需紧缺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促进岗位供需平衡。
优化就业服务供给,促进人岗精准匹配。就业服务是连接劳动者与岗位的重要桥梁,服务越精准,人岗匹配效率越高。此次《通知》聚焦就业服务优化,推出一系列精细化举措。一是为重点相关企业配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专员,“一企一策”提供用工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让企业用工更省心。二是组织专场招聘、动员社会力量归集岗位,向重点区域集中投放,加密开展小型化、专业化招聘活动,让岗位信息触达更广泛。三是完善困难毕业生实名帮扶机制,“一对一”推荐岗位,离校前后无缝衔接开展帮扶,提供“1131”就业服务,确保困难群体不被遗漏。四是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困难人员提供专业化就业服务,让服务更具针对性。
织密就业援助网络,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对于就业困难群体,需要更有力的援助措施来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就业权益。《通知》旨在进一步织密就业援助网络,强化底线保障。一是允许失业人员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打破地域限制。二是将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等劳动者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专项就业援助,织密就业援助网络。三是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医保费,对生活困难家庭纳入社会救助,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健全就业监测机制,防范化解就业风险。目前就业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及时掌握相关动态,是有效防范化解就业风险的关键。《通知》强调了就业监测预警这方面的内容,旨在进一步构建全方位监测体系。一是聚焦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群体,持续抓好就业常规统计,加强数据比对,定期分析研究,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二是健全多方参与的就业形势研判机制,加强部门信息共享,让就业分析更全面、更精准。旨在及时发现就业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确保就业风险早发现、早应对,为稳就业大局保驾护航。
强化组织实施保障,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好政策关键在落实。《通知》从组织保障入手,为政策落地见效提供坚实支撑。一是强化地方和部门的稳就业政治责任,跟踪调度存量政策落实,根据形势变化完善政策工具箱,确保政策早出台、早见效。二是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开展就业影响评估,让重大政策和项目更符合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向。三是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强化监管严防违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选树稳岗扩岗典型,增强市场信心。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压实责任、管好资金、做好宣传,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惠及群众。
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支撑、协同联动的有机整体,锚定当下企业经营压力、劳动者就业难题等现实挑战,用精准施策纾解燃眉之急;着眼长远,通过提升劳动者技能、优化就业市场供需、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等,为就业稳定和经济发展夯实根基。这种政策合力,不仅能稳住就业这个民生基本盘,更能让劳动力资源与产业发展需求更精准地匹配,让就业质量与经济活力协同提升。如此,方能以就业之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让“稳就业”与“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作者:杨志安,中宏观察家、辽宁大学地方政府债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许凯宁对本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