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辽望·辽宁日报|辽宁大学以城市研究院为纽带 深化校地融合助力全面振兴

2025-08-18 16:39   来源:辽望·辽宁日报

近日,辽望・辽宁日报报道了辽宁大学召开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进会,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8月18日,辽宁大学召开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进会暨城市研究院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将“城市研究院”这一校地融合特色载体作为服务辽宁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化有组织科研、精准对接地方需求,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科教动能。

据了解,作为辽宁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创新实践,辽宁大学已在全省14个地市及1个区布局建设城市研究院,选派15名院长和2名挂职干部扎根一线。这些“校地联络员” 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征集真实发展难题,通过举办“真实问题发布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学校科研团队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联合攻关,一系列成果已在产业升级、区域规划等领域落地见效,成为校地协同的“生力军”。

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在会上强调,城市研究院是学校转变办学思维的“试验田”,更是服务振兴的“桥头堡”。下一步将强化其枢纽功能,一方面通过领导班子成员分市包干制度,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实现地方发展需求与学校学科优势的精准匹配;另一方面推动教师深度对接企业,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在技术攻关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产学研用”闭环的产教融合体。

校长余淼杰传达省委、省政府相关会议精神时指出,城市研究院的建设成效是学校融入辽宁振兴大局的直接体现。要以研究院为支点,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与服务地方发展,让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振兴成果。会上,霍春辉宣读的《领导班子成员分市包干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研究院在资源调配、项目推进中的核心地位。

据悉,来自14地1区的城市研究院院长现场汇报了工作进展:阜新城市研究院聚焦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完成专利技术转让2项;朝阳城市研究院组织24名师生组成博士服务团,面向朝阳全市提供科技专项服务;锦州城市研究院针对光伏产业痛点,组织材料、化工等学科团队开展联合攻关……这些实践案例生动展现了校地融合的“辽大模式”。

此次会议标志着辽宁大学服务振兴工作进入精准化、系统化推进阶段,而城市研究院这一创新载体,正成为高校与地方同频共振、共促发展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