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辽宁大学联合主办,辽宁大学经济学部、沈阳市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研究院联合承办的辽宁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的第三场活动——“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举行。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在线作主旨报告,辽宁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辉,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杨波分别致辞。

余淼杰分享了他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学习感悟。他分别就怎样提纲挈领地学习“十五五”规划、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问题展开详尽阐述。余淼杰指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优化现代服务业、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等工作。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基础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陆辉在致辞中表示,辽宁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己任,秉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上前沿”的办学理念,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持续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始终是辽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与重要伙伴,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聚焦辽宁产业振兴关键议题,推动资源互通共享、汇聚转化智慧力量,产出服务“十五五”的精准方案,助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杨波在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讨会既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盛会,更是一次推动辽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会。我们要在统筹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中凝聚思想共识,要在推动产业转型中彰显社科担当,要在促进学科交叉与协同攻关中汇聚智慧力量,要在推动成果转化与政策应用中体现社科价值,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殷切嘱托,以有深度、有价值、可操作的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为辽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主题演讲第一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所原所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杨宜勇,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谢洪明,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苏州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舒,辽宁省政府研究室原主任、辽宁省政府参事乔军分别以“‘十五五’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的三个悖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之苏州经验借鉴——苏州新型工业化之路”“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辽宁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题作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第二阶段,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宋帅官,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董晓菲,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王伟光分别以“辽宁打造亿万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几点思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战略技术创新体系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题作主题演讲。

本次学术研讨会是辽宁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的收官活动,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辽宁省社科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凝聚全省社科界智慧,以社科力量赋能辽宁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参事室、辽宁社会科学院、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辽宁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