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管理杂志社主办,辽宁大学商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年度论坛(2025)——‘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在辽宁大学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辽宁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经济管理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国内外40余家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辽宁大学商学院师生积极参与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企业创新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
辽宁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霍春辉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辽宁大学和辽宁大学商学院建设与发展情况,希望与会学者深度探讨“人工智能+”在企业创新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产学研紧密融合,在碰撞中凝聚思想,在研讨中收获共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管理》杂志社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建丽研究员代表主办方致辞,希望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挖掘学术理论内核,在实践前沿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形成有预见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开幕式由辽宁大学商学院院长韩亮亮教授主持。
主旨演讲第一部分由《经济管理》杂志社副主编周文斌研究员主持。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永贵教授作了题为“面向新质生产力的营销智能问题研究”的主旨报告。王永贵教授在分析全球营销智能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产学研融合视角对智能营销应用和治理的实践难题进行总结,并从技术、制度、安全、协同、评价等维度提出推动中国营销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复旦大学芮明杰教授作了题为“企业的产业创新效率”的主旨报告。芮明杰教授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为切入点,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将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创新定义为产业创新,进而结合中国产业创新实践的成功案例,提出创新型企业是产业创新的成功者和提升产业创新效率的关键主体这一重要命题。
辽宁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霍春辉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悖论下中国企业数智战略的理论逻辑”的主旨报告。霍春辉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悖论为出发点,在梳理时代变革背景下企业数智战略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数智战略的学术概念,围绕企业数智战略构建了理论逻辑框架并提出了实践路径。
主旨演讲第二部分由辽宁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徐业坤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陆瑶教授作了题为“重塑公司治理:前世、今生与未来”的主旨报告。陆瑶教授基于对公司制度、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回顾,从宏观环境和内外部机制等视角对公司治理现状进行多维度刻画,最后提出数智经济时代背景下公司治理的未来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焦豪教授作了题为“AI智能体驱动的管理变革及开展中国情境化研究的建议”的主旨报告。焦豪教授在阐释AI智能体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AI智能体驱动的企业竞争优势新来源及其引致的管理变革,提出了情境嵌入视角下AI技术与企业独特制度及文化融合的协同演化路径。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雪灵教授作了题为“工业数字平台的制造场景数字化转型:理论框架与未来议题”的主旨报告。李雪灵教授基于场景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背景,分析了工业数字平台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交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围绕工业场景提出基于CIMO逻辑的整合框架,并进一步展望未来研究议题。
平行分论坛分为“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工智能赋能企业创新实践、人工智能赋能企业管理理论创新、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创新、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伦理与治理五个专题。本次论坛共收到120余篇论文,主办方筛选出了32篇论文在分论坛中报告,与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并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点评专家予以了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