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大要闻 > 正文
首页 > 辽大要闻 > 正文

第二届辽宁大学•国家发展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2025-08-29 13:41   来源:经济学部

 

2025年8月28日,由辽宁大学主办,辽宁大学经济学部承办的第二届“辽宁大学国家发展青年论坛”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成功举办。本届会议共收到来自国内45所高校近百篇论文,8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霍伟东教授主持。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代表辽宁大学向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辽宁大学“双一流”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历史性突破,说明了举办辽宁大学国家发展青年论坛的初衷并向与会青年学子寄予殷切期望。余淼杰校长指出,当代青年应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与时代的洪流之中,鼓励青年学者立足中国现实,开展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他表示,辽宁大学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竭诚欢迎全国优秀青年学子前来交流访问、深造学业,实现学术理想、人生规划。

随后,余淼杰教授以《中美经贸博弈》为题,综合中美双方不同时期的时间节点与博弈态势,将中美经贸博弈大致分为中方防御、中美相持及中方胜出三个阶段进行阐释。他认为,尽管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但中方终将胜出,预计在“十五五”结束后不久,中国GDP总量可能超越美国。中国在供给能力、市场需求、人才资源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而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缺乏合理逻辑支撑,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这一长期挑战。

开幕式最后,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为本届论坛的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论坛专家发言环节由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王伟光教授主持。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董保民教授、辽宁大学商学院院长韩亮亮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政教授分别进行演讲。

王振宇教授以《地方政府财政权及其解释——基于增加地方自主财力的具体考量》为题,基于增加自主财力基本要义与现实场景分析,在“事权、财权、财力和责任”的新认知框架下,总结了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现实特征,遵从财政授权、财政赋权、财政分权的进路,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积极谋划重大标志性改革,赋予地方政府必要财政权,助力地方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董保民教授以《中国之治的滥觞:论郡县制的封建起源》为题,在对大量传世文献资料、出土资料以及金文资料的研究分析基础上,指出西周时期“以藩屏周”的分封制使得王畿财政存在先天不足,削弱了西周王室的财政汲取能力,而其随后采取的一系列以任官为特征的改革,努力提升了西周中晚期的国家能力。尽管西周的官僚制不能完全阐发为韦伯意义的现代官僚制,但其实质上已经向以选贤为内质的、以绩效为准绳的任官选拔制度转型。

韩亮亮教授以《构建中国公司治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考》为题,结合构建中国公司治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与时代背景,系统阐述了该体系的核心内涵与本土性、系统性等关键特征,强调其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现代西方管理理论为三大理论基础,涵盖治理目标、结构、机制与模式四大核心内容,并从理论研究、实践总结、国际交流及人才培养四方面提出构建路径,为推动中国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方向。

李政教授以《多元协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题,从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出发,指出其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对生产资料所有制提出新要求,强调应充分发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优势,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创新活力,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协同发展,通过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下午,辽宁大学税收研究院院长赵桂芝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苏春艳教授、机器学习与大数据算法研究院副院长陈烽助理教授应邀出席分论坛(一)并担任点评专家。郭安皓、郑扬琪、李润博、谢婷婷、马瑞涛、彭宇及郭钧宁等7名入选论文作者分别作了题为《我国城乡融合制度创新的历史演进与展望》《Do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Citie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Fiscal Policies Enhance Corporate Green Competitiveness? Evidence from China》《数字技术对家庭收入经济的重构——基于 CFPS 数据的实证分析》《客户人工智能、供应链溢出与供应商产能利用率》《大数据背景下中国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数字化赋能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西藏乡村振兴的路径创新与研究展望》的汇报。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院长杨攻研教授、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王金环教授、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芙副教授应邀出席分论坛(二)并担任点评专家。吴尚选、李光亮、朱昱恒、张锡禹、任珊珊、曹丽婷等6名入选论文作者分别作了题为《公共数据开放赋能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机制研究》《城乡收入差异、抚养成本结构与生育率》《城镇低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建构机制——基于外源嵌入与内生动力的解释》《论我国金融法治体系建设的双轨复合规范叙事》《公共数据开放、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创新效应》《社会治理视角下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公共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的汇报。

论坛举办期间,还组织了与会青年学子参观辽宁大学校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