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8月1日,第十三届中俄深部岩石力学与工程高层论坛暨“强压缩岩石及岩体地质力学问题”国际会议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顺利召开,会议由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矿业研究所、辽宁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俄罗斯联邦远东金属矿业有限公司、远东联邦大学高压缩岩石与岩体地质力学研究中心、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滨海边疆区分院、远东地区教育教学法中心共同承办。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钱七虎教授通过视频寄语并表达祝福,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中国国家小组副主席潘一山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黑龙江科技大学校长孟上九教授,北京建筑大学戚承志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古泽夫教授,通讯院士萨多夫斯基教授,远东联邦大学马卡罗夫教授,外事副校长弗拉索夫教授,工学部主任什卡丽娜教授,马格尼托戈尔斯克理工大学矿业与交通研究所所长贝塔列夫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基利亚耶娃教授、恰内舍夫教授等专家出席论坛。
潘一山院士在致辞中强调,中俄深部岩石力学与工程高层论坛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13届,已经成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品牌论坛。大会立足中俄、面向世界,为加强中俄两国技术积累和经验交流,研究世界矿山深部开采理论与技术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会始终坚持以服务世界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为根本,注重促进理论突破,积极推动技术革新,在中俄双方科学研究方面加强沟通联系,为全世界岩石力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此次论坛聚焦“强压缩岩石及岩体地质力学问题”,旨在突破强压缩条件下岩石力学研究的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学科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重点围绕“强压缩岩石及岩体变形和破坏过程与机制”“深部地下空间围岩分区碎裂与慢波传播理论与基础”“高应力条件下岩石与岩体裂纹形成机制的实验方法”和“岩石与岩体的应力应变状态监测新手段及新方法”等议题开展交流分享。来自俄罗斯13个机构和中国9个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面对“强压缩岩石及岩体地质力学问题”的难题,开展了47场学术报告。论坛最后的圆桌会议环节,由组委会成员投票确定了第十四届中俄深部岩石力学与工程高层论坛由黑龙江科技大学承办,于2026年8月20-23日在中国哈尔滨召开。
本次国际论坛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它充分展示了中俄两国在深部岩石力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深入合作,为推动全球岩石力学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两国的专家学者彼此学习,互相借鉴,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友好关系。本次论坛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俄两国在岩石力学领域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对推动全球岩石力学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