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新学期伊始,校党委书记潘一山到马克思主义学院102会议室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调研座谈会暨集体备课会。座谈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亮主持。
座谈会上,潘一山听取汇报后发表讲话。他高度评价全体思政课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省思政课建设工作中发挥的辐射示范作用。他指出,全校各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特别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实现新突破,提供坚强保障。学院要继续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研修,力求在省内实现全员全区县全覆盖,将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起来,打造“大思政课”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战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晓娟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工作实际,从师资队伍建设、思政课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与文化传承等方面汇报了2025年学院拟开展的重点工作。高亮结合巡视巡察整改落实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工作大讨论的要求,就学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凝练“一部一品”特色党建品牌、争创全国高校党建标杆院系或样板支部,推进“一融双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进行汇报。学院分管负责同志从学科建设、教学工作、学生管理等方面分别进行简要汇报。
与会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结合部门工作,充分交流研讨,针对学院发展实际,把脉问诊,建言献策,纷纷表示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集体备课会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研部汪海燕副教授进行教学展示。潘一山对汪海燕的课程给予高度评价,并再次从课件制作、案例选择、课堂笔记等环节进行详细指导,指出教师要从优化课件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互动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提高学生“抬头率”,获得学生认同感,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骨干教师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和集体备课会。